(1964 - 2017)
紀錄片導演、空中攝影家、環境保護提倡者
因為對攝影的熱愛,於1988年開始歷任商業攝影助理、雜誌報導攝影師。從1990年起服務公職後,開始負責在空中拍攝台灣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他從事空拍近25年,直升機飛行攝影時間超過2,500小時,累積超過60萬張空拍照片,為台灣地理地貌及生態環境留下了珍貴的空中影像。
2013紀錄片《看見台灣》上映,除創下台灣紀錄片有史以來最高票房,更帶起政府、社會大眾及媒體對於台灣環境保護議題討論。
曾出版過《島嶼奏鳴曲》、《從空中看台灣》等多本空中攝影影專輯,負責30餘冊出版物空中攝影影像,2017年6月10日,準備籌拍《看見台灣II》時,齊柏林和助手陳冠齊乘坐直升機進行空拍任務時不幸罹難。
出生於台北市。
任職於國道新建工程局,開始負責空拍各項重大工程的興建過程。
於《大地》地理雜誌發表空中攝影作品。
發表《上天下地看家園》空中攝影專輯。
獲第一屆 Johnnie Walker「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畫」。
發表《飛閱台灣 Our Land Our Story》空中攝影專輯。
擔任奧比斯基金會《眼科飛行醫院》新疆行任務代言人,遠赴新疆參與救盲任務。
於中正紀念堂舉辦「上天下地看台灣—台灣土地故事影像特展」戶外攝影展。
發表《從空中看台灣》空中攝影專輯。
成立台灣阿布電影公司,籌拍紀錄片《看見台灣》。
參與台灣文創基金會「正負2度C飛閱台灣」空中攝影展。
參與公共電視「想.飛台灣Free Your Mind」形象廣告,榮獲第46屆金鐘獎 頻道廣告獎。
獲第4屆學學獎 特殊貢獻獎。
於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飛閱台灣 空拍環境影像特展」。
於 TedxTaipei 論壇分享從雲端上看見的台灣
發表《鳥目台灣》空拍紀錄短片。
個人短片《Google Search 搜尋故事—齊柏林篇》。
《看見台灣》上映,全台票房累積2億2仟萬。
《看見台灣》榮獲第50屆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獎。
《飛閱臺灣國家公園》獲美國第46屆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牌獎。
出版《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專書。
執行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飛閱高雄》影片。
執行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台中心動》影片。
《看見台灣》榮獲第21屆國際綠色影展 金太陽獎。
《看見台灣》榮獲第47屆休士頓國際影展 劇情長度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攝影金牌獎。
《飛閱臺灣國家公園》榮獲第7屆 ART&TUR 國際觀光影展 最佳亞洲影片獎。
於上海 一席 論壇分享《看見台灣》拍攝緣起和幕後甘苦。
與豐華唱片合作,於台北小巨蛋舉辦「看見台灣跨界音樂會」。
與空軍救護隊合作,完成《看見臺灣—慈航天使》微電影。
於香港發表《鳥目台灣》攝影書。
獲《影像的力量》中國(大同)國際攝影文化展攝影師至高榮譽「鏡美尊」稱號。
執行桃園市政府農業局《遇見桃園》影片。
受邀參與國家地理台灣探險家論壇,與 George Steinmetz 進行空拍大師對談。
出版《島嶼奏鳴曲》空中攝影專輯。
獲頒國軍文藝傑出貢獻獎。
獲聘為國立東華大學校務顧問。
舉辦「看見・福爾摩沙 空中攝影公益巡迴展」。
個人短片《Home Run Movie|看見齊柏林》。
6月8日舉辦《看見台灣 II》開鏡記者會。
6月10日於花蓮執行《看見台灣 II》空中拍攝任務時,不幸罹難。
6月24日獲頒總統褒揚令。
於中國大陸發表《看見台灣 齊柏林的島嶼奏鳴曲》空中攝影集。
個人短片《ZEISS Fascinating Fans-齊柏林導演》
你我都知道齊柏林這個名字。但朋友眼中的齊柏林,和你認識的一樣嗎?
讓我們用另一種視角,來理解他、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