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US

參與我們

無價參與的綠色行動公民

不曾想過,《看見台灣II》會是齊柏林璀璨一生的終點;
我們期望,這也是兩千三百萬人環境意識覺醒的起點。
看見改變、創造改變,沒有人是局外人!
誠摯邀請您加入「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志工,
成為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引路人。

  • 數位典藏志工 吳伯欽

    我很喜歡空拍照片,因為它特有的高度和視角,也因為它無法擺拍、相對中性,每張照片都是歷史的凍結,隨著時間累積,有著不同的詮釋與意義,越來越有價值;但前提是,一定要有人把這些珍貴的歷史保留住。很高興能在這些精彩的影像走進大眾的路上助了一臂之力。

  • 環境教育志工 鄭玉婷

    原本我不覺得自己對環境教育帶著使命感,直到被齊導演感動。他用影像引導我們看見,尊重每個思考選擇,我原以為對世界大同的期待只會是種口號和夢想,而齊導演卻用生命告訴我,就算沒有世界大同的一天,也不能阻止要讓世界更美好的心,多一點相信,多一點溫暖,就會多一點真善美。

  • 展館導覽志工 曾予宣

    小時候,透過齊柏林導演的空拍照,啟發我對臺灣的關注與熱愛。加入導覽志工的行列後,與夥伴們的互相交流及累積經驗,不但讓我更認識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也在一次次導覽結束後看到遊客滿足的笑容獲得滿滿成就感。

  • 數位典藏志工 夏安齡

    有兩年多志工經驗的我,選擇服務基金會數位典藏組。每日默默地進行著底片掃描、影像處理、比對地圖建置關鍵字以期建立完整的數位影像資料庫,是個費時又費神的工作;日復一日慢慢累積,每次都甘願花三個多小時來回車程到淡水,全因內心感佩齊導演與基金會的付出。一群人努力地維繫守護著齊導演的精神與作品,全來自於那愛護台灣的強烈感召力,期許在無聲中的燃燒下能創造出更多的齊柏林。

  • 環境教育志工 陳錦雪

    有幸擔任基金會環境教育志工,在每次活動中,學生看到空拍影像的震撼與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我發現孩子們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很陌生,唯有透過影像看見與腳踏實地的走過,相互印證才能深刻體會要珍惜我們共同的家園。

  • 展館導覽志工 洪圭香

    導覽志工讓我豐富人生、拓展視野、增長知識。我不知道每一場導覽能感動多少人,但即便是只能觸動一兩位,也就值得了。感謝基金會給我機會、感謝自己沒有落跑、最感謝是在天上守護台灣的齊柏林導演,我會開心的延續您的熱情與勇氣,讓更多的人了解您的付出、關心我們的環境!

  • 數位典藏志工 李淑齡

    從旅遊業退休後,加入基金會數位典藏志工,負責整理照片。在這裡讓我增長很多的知識,也讓自己靜下心來,透過細心觀察比對,一邊整理照片,一邊像是穿越時空、跟著齊導在空中記錄著台灣的變化。感謝能加入這個大家庭,讓我歸零,重新尋找人生的價值。

  • 環境教育志工 蔡瑤嬑

    齊柏林導演的影像紀錄,帶我們看見台灣的美,也引領我們反思人與土地相互影響共存的許多議題。有幸擔任基金會環教志工,我認為環境教育就好比一座橋樑,將齊柏林導演的作品及其所要傳達的理念,和所有人、環境、生活做連結,讓照片或影片不只是影像檔案,而是能深植大家心裡並持續發芽扎根的種子。

致 親愛的志工朋友

「為這個世界,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這是在齊柏林導演離開後,我常常問自己的一句話。

猶記得有位基金會志工曾說,自己向來不是對環境教育有偉大使命感的人,直到被齊柏林感動的那刻。齊導演用影像引導人們看見環境的美麗哀愁,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手中還緊緊握著攝影機……

於是,很多很多被齊柏林導演感動的人們,走進了基金會,與我們並肩同行。他們無私付出時間與心力:有些人拿起麥克風為觀展者導覽;有些人走進校園、絞盡腦汁構思出能與孩子分享的教案;有些戴起老花眼鏡,在光桌前仔細整理齊導演留下的數萬張底片,協助完成艱鉅的數位典藏計畫。

這群臥虎藏龍的志工夥伴們,有些是旅遊業者、退休教師、家庭主婦、研究生…,彼此的背景都不同,當年在觀賞《看見台灣》時,一定未曾想過有一天竟會一起成為志工,而且,是為提早離開地球返回天上的齊導演,延續未竟之志。

齊柏林說過,「我認為,所謂的愛就是一種默默的陪伴守候,不管是對家人,還是這片土地。」而這份「默默陪伴守候」,正是每位志工給予基金會溫暖厚實的力量;我們是靠著這份力量,才能一步一腳印走到今天。

一個人或許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由衷感謝與我們攜手同行的志工朋友們,有您的行動支持,讓基金會對未來才能有更多想像;而我們期盼牽起更多真摯溫暖的手,在延續齊導演信念與理想的道路上,陪我們走得更遠、更長!

我們珍視每份申請加入志工的資料,不僅真切感受到這份心意與承諾,更慎重思考如何借重您的熱情和專長。在您填完並送出以下報名表單後,我們將以電話或Email通知您,經過面談、基礎訓練及儲備實習後,即成為正式志工。也歡迎您將基金會的訊息廣為分享,邀請更多人一同為實現永續環境與美好未來而努力。

執行長  萬冠麗

志工招募類別

  • 01. 數位典藏志工

    數位典藏志工

    整理、保存齊柏林導演留下的空拍影像,讓珍貴的土地紀錄發揮價值。

  • 02. 展館服務志工

    展館服務志工

    齊柏林空間站點及導覽解說,引領更多人認識、愛上我們的土地。

  • 03. 環境教育志工

    環境教育志工

    環境教育教材設計及種子教師,為下個世代種下一顆顆永續的綠種子。

  • 04. 其他專長志工

    其他專長志工

    如果您擅長攝影、設計、影片製作、寫稿或翻譯等,我們有許多很棒的素材,等待您的加入,把它們變成有影響力的作品。

線上表單

*性別
*目前身份
*平均每周可服務天數
*可服務時間(可複選)
*報名組別(可複選)
*您的興趣或專長 (可複選)

想知道基金會更多動態?

填妥以上資料送出後,畫面出現送出成功,便表示已順利送出。
一旦有適當服務機會時,我們將與您聯絡。謝謝您。

數位典藏志工

何佳蓁
吳世弘
吳伯烜
吳伯欽
呂芳鐘
宋為農
李淑齡
李稚華
杜孟涵
沈佳靜
林秀霞
林思璠
林珊珊
袁宜婷
郭沂筠
陳子揚
陳友和
陳建州
陳茱麗
陳瑞成
彭玉伃
惲子伶
黃寬廷
葉素舫
鄭家伃
鄭憶南
鮑麗萍
鍾嘉蕙

展館服務志工

方踐徽
朱美芳
呂彬豪
周明德
林秀蓮
邱淑麗
洪家茵
張國珍
曹修章
梁小燕
許淑芬
許惠英
陳月芳
陳秀雲
陳俊良
陳淑君
陳淑美
陳華玲
陳錦雪
陳麗雪
彭健儀
曾予宣
游麗姿
黃信雅
黃振興
黃章銘
黃麗雪
傳仕維
楊竣麟
葉芷均
劉淑琴
鄧世輝
鄧次嫄
鄭安雅
謝宜彤
謝培芝

環境教育志工

朱芯琳
吳秀娟
呂燕鈴
周後傑
林怡嫻
張簣蘭
張麗卿
章淑玲
郭威彥
陳慧書
陳璨宇
黃筱婷
葉偉成
詹心嵐
廖溫凊
劉閎逸
蔡汶諺
蔡瑤嬑
鄭玉婷
謝常玲
簡亦楚
羅莉雯
羅雅玲

其他專長志工

呂克勝 (攝影)
何建毅 (攝影)

數位典藏志工

何佳蓁
吳伯欽
呂宜家
呂芳鐘
宋為農
李淑齡
杜孟涵
林思璠
林珊珊
柯家媛
夏安齡
張靖志
章育誠
陳 昀
陳友和
陳建州
陳茱麗
彭玉伃
黃禹翔
葉素舫
葉輔翊
劉宛儒
鍾嘉蕙

展館服務志工

尤彩君
沈郁馨
周明德
林文婷
林至宇
林怡嫻
邱淑麗
洪圭香
洪家茵
徐書賢
張國珍
許承宇
許芷晴
許淑芬
陳俊良
陳淑君
陳華玲
陳慧書
陳錦雪
陳麗雪
傅仕維
彭淑靜
曾予宣
游麗姿
黃秀紜
黃信雅
黃章銘
黃麗雪
楊美齡
葉偉成
廖溫凊
蔡惠玲
鄧世輝
鄧次嫄
鄧國瑛
鄭安雅
賴慧燕
謝秀雯
謝培芝

環境教育志工

王亭勻
朱芯琳
吳秀娟
吳孟香
吳亮東
呂燕鈴
巫慧芳
杜虎生
周後傑
林叔希
林怡嫻
林哲宇
張清霖
張愷芸
張簣蘭
梁禹亘
章淑玲
陳慧書
陳錦雪
黃溫雀
黃筱婷
葉偉成
詹心嵐
廖溫凊
趙杉寧
劉閎逸
蔡瑤嬑
鄭玉婷
羅莉雯
羅雅玲
羅雅玲

其他專長志工

何建毅 (攝影)
李駿達 (攝影)

數位典藏志工

何佳蓁
余政哲
吳伯欽
呂芳鐘
宋為農
李淑齡
杜孟涵
林思璠
林珊珊
夏安齡
陳 昀
陳友和
陳建州
陳茱麗
彭玉伃
葉素舫
鍾嘉蕙

展館服務志工

尤彩君
沈郁馨
周明德
林文婷
林至宇
邱淑麗
洪圭香
洪家茵
徐書賢
張國珍
許承宇
許芷晴
許淑芬
郭媛媛
陳俊良
陳淑君
陳華玲
陳瀅如
陳麗卿
陳麗雪
傅仕維
彭淑靜
曾予宣
游麗姿
黃信雅
黃章銘
黃麗雪
楊美齡
蔡惠玲
鄧世輝
鄧次嫄
鄧國瑛
鄭安雅
盧子軒
賴慧燕
謝秀雯
謝培芝

環境教育志工

王亭勻
朱芯琳
安台中
吳秀娟
吳孟香
吳亮東
吳添貴
呂燕鈴
巫慧芳
杜虎生
林佑儒
林叔希
林怡嫻
林哲宇
張清霖
張愷芸
張簣蘭
梁禹亘
章淑玲
陳慧書
陳錦雪
黃溫雀
黃筱婷
葉偉成
詹心嵐
廖溫凊
趙杉寧
劉閎逸
蔡瑤嬑
鄭玉婷
羅莉雯
羅雅玲

其他專長志工

何建毅 (攝影)
李駿達 (攝影)

數位典藏志工

吳伯欽
宋為農
陳茱麗

展館服務志工

林至宇
何建毅
吳佳軒
吳怡慧
李致遠
李瑋珊
林怡嫻
洪圭香
張國珍
許淑芬
陳怡靜
陳俊良
陳淑君
陳麗卿
傅仕維
彭淑靜
湯馥君
黃信雅
黃筱婷
黃瓊慧
黃麗雪
楊美齡
葉昭吟
葉偉成
廖溫凊
趙子珺
劉純芬
劉淑琴
蔡惠玲
鄧世輝
鄭玉婷
鄭伊君
謝培芝
鍾秀琴

環境教育志工

王亭勻
朱芯琳
安台中
吳秀娟
吳孟香
吳亮東
吳添貴
呂燕鈴
巫慧芳
杜虎生
林佑儒
林叔希
林怡嫻
林哲宇
張清霖
張愷芸
張簣蘭
梁禹亘
章淑玲
陳慧書
陳錦雪
黃溫雀
黃筱婷
葉偉成
詹心嵐
廖溫凊
趙杉寧
劉閎逸
蔡瑤嬑
鄭玉婷
羅莉雯
羅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