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PORTFOLIO
《凝視 齊柏林—台灣的四維空間》是齊柏林離世後的第一本巨著,收錄100多幅他從空中照看台灣、關懷土地的經典影像作品。每一幀照片,流露出齊柏林探索台灣土地故事與環境真相的熱情及渴望,一如我們在《看見台灣》之後,凝視著那雙藏在鏡頭後的深情眼眸及懇切叮嚀,並且知道,我們共同的家,我們要一起來守護!
財團法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2019.12.27
全書以齊柏林導演的空中攝影影像為經緯,輔以氣韻精微的文字,形成獨特的島嶼節奏:純粹而厚重、和諧而淡然;以新的角度與眼界探索台灣,關於日常、時間與空間,關於種種思念與眷戀。
中信出版社2017.11.01
在空中閱讀台灣的齊柏林,用無數畫面譜出以島嶼為題的樂章,他的鏡頭敏銳而細緻,舉凡台灣的環境氛圍、生活狀態、地景變遷等等,皆成為景窗裡的定格;此書既為一冊側身昂首的時代錄,亦是齊柏林對於家園的絮絮告白。在空中閱讀台灣的齊柏林,用無數畫面譜出以島嶼為題的樂章,他的鏡頭敏銳而細緻,舉凡台灣的環境氛圍、生活狀態、地景變遷等等,皆成為景窗裡的定格;此書既為一冊側身昂首的時代錄,亦是齊柏林對於家園的絮絮告白。
台灣阿布電影2015.12.02
20年的默默堅持,齊柏林首度將他的心路歷程,透過本書呈現在讀者面前。於是,我們得以看見,要拍到那一張張令人讚嘆的照片,需忍受何等高空飛行的不適、克服什麼樣的困難,甚至冒著何種生命危險?齊柏林又是如何從一個只拍美麗照片的攝影師,成為一個以記錄台灣地景為職志的觀察者?又是什麼樣的契機,促使他決定抵押房產、自費3000萬購買設備,拍攝動態記錄片?在他心中、眼底所見的台灣,又有多少一般人不知道的真相?
圓神出版社2013.10.24
台灣生態環境一直受到各種威脅,各地的美好資源漸漸消逝。由齊柏林導演分別以「在地人文」、「地方產業」與「城鄉發展」三大主題,展現空拍美學視野,同時邀請生態人文作家劉克襄親筆撰述,悉心觀照台灣的各個面向。
行人出版社2013.08.12
從空中看台灣,可以看到什麼?十多年來,導演齊柏林在直升機的隆隆引擎聲中,飛翔在300到14,000英尺的廣闊天空裡,拍攝了近30萬張不同面貌的台灣影像。帶著沉重的使命感,他以勤勉認真的態度,記錄著台灣的多元面貌。如果你曾深深感動於法國大導演盧貝松監製的紀錄片《HOME》,那你就應該知道,台灣有比法國更深的土地之痛,九二一大地震、八八風災……,我們的家園非常美,卻也非常脆弱。每一個畫面都份外寶貴。
貓頭鷹出版社2006.07.14
《上天下地看台灣》是《飛閱台灣》的影像精選集,同為國內著名空拍攝影家齊柏林的影像紀錄。本書精選24張具有豐富構圖及色彩的大地影像,做為收藏專用的明信片書,每張明信片均採單面上光、背面文字解說形式,是台灣土地影像最精巧的收藏品。
秋雨文化2004.11.28
本書從「人文映像」、「風土勝景」、「大地競秀」、「歷史光影」四大篇章呈現台灣土地上最真實的人文地標、自然地景、大地構圖和特殊事件。各篇都有專家的觀點和特殊的土地與人們互動的圖片故事;圖片精采絕倫,故事親切動人,讓人從翱翔天際,大地盡收眼底的角度,重新認識我們所不知道的土地影像和故事。
秋雨文化2004.11.28
從空中俯瞰家園的美麗奇景是多麼令人心動!從事空中攝影多年的齊柏林,經長時間的觀察記錄,以空中攝影捕捉台灣生命力,及當下地景的奇妙造型與繽紛色彩,為台灣土地留下歷史見證。
大地地理2004.09.15
基金會與交通部公路總局二度攜手,透過台61線雲嘉南段空拍影片加深民眾了解,也為齊柏林導演來不及完成的台61全線完成紀錄。
謹以此影片向原聲童聲合唱團廖阿貫老師與齊柏林導演致敬,更在世界遭逢巨變時,帶大家重溫《看見台灣》最動人的一幕,為台灣拍手,鼓舞全台灣的人民繼續努力向前。
台灣的美麗,你還記得嗎?
當疫情困住世界整整一年,從玉山的高度,從星星的視野,再次看見。那是台灣,我們的家。衝破窒礙,那份力量,始終在家。
你的美麗,你還記得嗎? 你的力量,你看見了嗎?
看見自己的美麗,找到蛻變的力量。謹以齊柏林導演從未曝光的4K影像,獻給所有台灣人。
2020年12月,基金會參與「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TAMEE」領走的蘇花海岸五天四夜行腳之旅,走在最接近海水的土地上,將過程拍成微紀錄片。齊柏林導演鳥目台灣、TAMEE徒步台灣,「看見台灣」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方式與詮釋,我們希望帶著齊導演播下的種子,繼續說台灣的故事,一起繼續看見、看見更多...
本片由交通部公路總局委託,空拍影片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技術與齊柏林導演生前作品,巧妙融合科技與藝術,由高空鳥瞰台61線中部路段重要工程與景點,串連沿線鄉鎮,讓民眾對台61線有更深入的認識。
921大地震屆滿廿年之際,基金會舉辦「來自齊柏林的叮嚀—921世紀震災廿週年的省思與期許」論壇,從齊導卅萬張的照片中,挑選十組極具指標意義的地景照片,對比地震前後的樣貌,並邀請十位來自地質、環保、特有生物保育研究、建築、社區營造、文化.......等學者專家撰文,做更深層的論述。
齊柏林曾經說,山像是一切事物的起點,是河川的源頭,孕育各種的生物;是他原先夢想的起點,也是他投入空拍領域,最初的啟發。
山,如果是齊柏林夢想的緣起,同樣從這片土地生長出來的你我,夢想又是什麼?
基金會剪輯齊導演生前所拍攝的素材,參加群創教育基金會發起的【2.5X25X25】影像抗空汙行動。以往齊導總是會挑能見度最好的天氣空拍,但每年的空氣品質每況愈下,齊導卻突發奇想「走吧,我們去拍霧霾」,原本以為飛到5000呎會看到心曠神怡的藍天,但眼前的景象卻讓我們揪心......
一千多個日子過去,齊柏林再次起飛,帶著我們一起看見依然美麗、卻也仍舊在嘆息的台灣,更飛出台灣,看見日本、中國大陸、紐西蘭、馬來西亞,警覺台灣與世界身處同一片海洋,呼吸同一片空氣,誰也無法置身事外。
2017年6月10日,準備籌拍《看見台灣II》時,齊柏林和助手陳冠齊乘坐直升機勘景時不幸罹難,目前拍攝計畫仍待討論。
本片為外交部委請台灣阿布電影公司,將齊柏林導演鏡頭下所拍的《看見台灣》剪輯成3分鐘的精華短片並加上全新配樂,讓國際友人和來訪外賓,也能感受到齊導演鏡頭底下的台灣之美,希望可以再次透過齊導的鏡頭,一起看到台灣的夢想與希望!
《鳥目台灣》24部短片,由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和音樂大師陳明章合作,耗時3年,空拍400個小時,以「久釀風華」、「樂活魚米」和「深省未來」等3個面向,呈現台灣的自然脈動與人文采風。
《飛閱臺灣國家公園》是委託台灣阿布電影公司製作,由空中攝影師齊柏林負責掌鏡,為臺灣8座國家公園首度的高畫質空拍全紀錄,除了可以讓觀眾打破平面的限制,跟著直升機鏡頭飛行在海平面至12,000英尺高空,以360度的視野重新看待腳下的大地。同時,更希望能夠藉由此一影片的播映,帶領大家感同身受,超越過去平面的視野,從三度空間的鳥瞰視角,俯視欣賞並親近我們的寶貝-臺灣國家公園及試圖從大視界大場景的國土紀錄,於安身立命的臺灣綜觀世界公民的環境意識,喚醒國人更為深層的關懷和反思。
《看見台灣》耗資總計9000萬元,是台灣紀錄片影史以來,拍攝成本最高的電影。齊柏林導演花了近3年的時間拍攝,全片皆以空拍壯闊鳥瞰的視角,將台灣以從未見過的角度與姿態,呈現在大銀幕上。
上映後,累積票房不僅打破台灣紀錄片紀錄,更榮獲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第21屆國際綠色影展金太陽獎、第47屆休士頓國際影展劇情長度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攝影金牌獎等國內外各項獎項。
《看見台灣》不但成功的將台灣推向國際,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珍惜土地與環境資源的內涵與價值。
這是齊柏林鏡頭下的台灣之光,帶來希望、充滿能量 。
每一吋被珍惜的土地,都是美麗的台灣之光;每一個盡情努力的人,更是美麗的台灣之光。
不只看見,更要疼惜,繼續守護美麗台灣。
嶄新境界,光榮前行,我們一起,讓台灣之光再次耀眼世界。
齊柏林看見台灣,大金疼惜台灣。
齊柏林的氣度,飛閱山的高度;最初夢想的原點,更是環境保護的起點。
地球正暖化,氣候更極端,災難越來越巨大;不只看見,大金空調和大家一起疼惜我們的台灣。
2017年蔡司與齊柏林導演合作,以此影片向齊柏林導演致敬,紀錄他的創作理念與精神,並感念透過他的眼界,帶我們從高空看見世界。
五月天為拍攝《如果我們不曾相遇》MV,重新站上台北101的天空露台拍攝,邀請齊柏林導演空拍團隊助陣,從瑰麗的黃昏拍到星光滿天的夜晚,為音樂再添感動視野。
齊柏林導演率工作團拍攝「空軍救護隊六十週年微電影」,並以「看見台灣 慈航天使」為主題,呈現不管在白天、深夜、高山、大海,只要有緊急救難狀況,就有海鷗救難直升機的身影。
齊柏林導演首次以動態影像與公共電視合作,推出《想.飛台灣Free Your Mind》公視形象廣告。
本系列分別為都會、海岸、山岳、農業及漁業共五篇,高畫質的空拍影片結合活潑趣味的動畫線條,讓台灣地景充滿更多想像。
在《看見台灣》上映10週年之際,基金會特別舉辦北中南攝影巡迴展,以「山、河、海、城市」的脈絡展出齊柏林經典空拍影像,為歷年來展出作品最多的展覽。自2023年8月起,陸續於台北松菸、高雄駁二及台中文資園區展出,歷時三個多月,總計吸引超過8萬人次參觀。
本展展出國際知名攝影師Edward Burtynsky及知名紀錄片導演Jennifer Baichwal與Nicholas de Pencier共同創作的作品,以動人心魄的影像、電影和沈浸式體驗呈現人類對地球影響。而台灣的巡迴展首次加入齊柏林等在地藝術家,共同省思人造地貌、地質變異與自然生態間的關係;自2023年8月12日至12月3日於高雄美術館展出。
在花蓮新城鄉老街發起地方創生的練習曲書店主人胡文偉,接手改造地方廢棄老宅空間,特別向基金會邀請商借齊導的26幅攝影作品,到新城老街電力公司改造老宅開展《新城新世界》,展出到2023年2月28日,透過照片,感受台灣之美,並細細體驗「新城」獨有的人文風情。
適逢齊柏林逝世5周年,基金會特於台北101舉辦紀念攝影展,除展示齊柏林多幅經典空拍作品,並透過莫拉克風災、921地震等天災重創台灣及人為破壞國土的影像,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台灣土地與環境正面臨的危機,希望能凝聚「看見台灣,守護家園」的共識,和我們一起「用影像,創造改變的力量」!
搭配全台唯一空中影像資料庫「iTaiwan8」全新改版上線,特別舉辦《典藏齊柏林,把台灣的美存起來》數位典藏展,透過互動體驗讓民眾了解空中影像數位典藏工作的挑戰和樂趣,並引領民眾透過「iTaiwan8」空中影像資料庫飛閱台灣。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齊柏林空中影像資料庫建置計畫」獲文策院補助,並受邀參與此次「接下來練習場」展覽。除了展出齊柏林導演鏡頭下,台灣北、中、南、東重大地景變遷的珍貴畫面,更能親身體驗空拍照片地景關鍵字等屬性資料的建置,了解影像數位典藏工作的挑戰和樂趣。
今年台北藝術博覽會期間,法國精品攝影藝廊Yellowkorner Taipei特別聯合展出齊導與法國攝影師楊亞祖.貝童的空拍攝影作品。其中,《關渡雙心》與Yellowkorner Taipei絕版收藏《弗之心》的對話,訴說著:影像動人的力量,來自按下快門那一刻,被土地打動的攝影初心。
工研院是世界級科研智庫,基金會和工研院福委會攜手舉辦《看見.福爾摩沙》攝影特展,期待以齊柏林導演鏡頭下台灣土地的美與殤,帶給科研人員感動與啟發,共同為環境永續努力。
舉辦22年的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為策展核心,建構一座「希望城堡」主題展館;以齊柏林導演為代表,邀請多位以行動捍衛環境的夢想騎士進駐,號召更多勇士,一同減緩氣候變遷、保育生態物種、守護海洋、減塑減廢!
受「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鍾經新理事長邀請,讓齊柏林導演的經典空中攝影作品,與台、中、港、日、韓、越南、瑞士等多國藝術家作品,共同在「2020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
企業藝術走廊由研揚文教基金會發起,至今已串聯約50家企業,將辦公通道化身藝術走廊,展出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舉辦藝術推廣講座。基金會加入企業藝術走廊輪展,以研揚科技、技嘉科技為起點,帶著台灣的山與海巡迴50家企業走廊,以齊柏林導演的飛閱視角,陪伴上班族飛越挑戰。
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入境長廊展出的《看見.齊柏林》特展,由基金會與「廣豐國際媒體」共同策劃,選出全台灣最代表性的自然與人文美景,讓齊柏林導演從天空關愛的視角,持續觸動每位歸國的旅人與來訪的旅客。
台北東區繁華熱鬧的黃金店面,因屋主對基金會理念的支持,主動無償提供場地,展開一個月的公益快閃店。快閃店以「921大地震廿週年」為主題,展出5組對比921地震前後的改變以及復原樣貌,讓大家了解台灣土地所面臨的挑戰與考驗。
齊柏林導演在交通部國工局任職了21年,拍攝近14萬張珍貴影像,記錄了台灣高速公路的誕生與周遭環境的變遷。適逢高工局50周年,特於國道服務區舉辦巡迴攝影展,期待讓台灣各地用路人同步馳騁在有溫度的文字及影像裡,穿越時空迴廊體會國道興建的辛酸,更藉此關照台灣環境生態、傳遞永續價值。
看見・福爾摩沙 空中攝影公益巡迴展,期望透過齊柏林導演珍貴影像紀錄,讓生長於斯的人們思考該如何更友善地對待台灣這片土地,因此優先與國內大專院校合作,希望透過空拍影像展覽,進一步促進年輕學子對土地、對環境多一分的關懷,提升生態與環保意識,並培養攝影美學養份。
2012年,台灣阿布電影公司與長期關注環境教育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共同策畫「飛閱台灣 空拍環境影像展」。以空拍攝影大師齊柏林二十餘年來所記錄的台灣環境影像為主要素材,真實赤裸地展示在台灣土地上演的美麗與哀愁,半年展期間吸引超過八萬位觀眾湧入展場。
展覽內容包括八八水災之後台灣土地的殘缺臉孔,台灣過往美麗的土地與受到破壞後的攝影記錄,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地貌之美與即將面臨的土地窘況,也希望透過議題的討論和實際的行動,為台灣地貌留下更多影像記錄,讓台灣人真正「看見台灣」。
認識台灣的方式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是土地上的主角,搬演著動人的土地故事。本次展覽突破一般片段、單一面向及視角的展覽型態,特地結合了巨幅台灣衛星影像、齊柏林俯瞰大地的空拍攝影作品,和真實動人的主題故事來記錄台灣,同時也締造全台最大戶外攝影展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