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3.07.17 | 看見故事
十年前的感動 未完待續

十年,可以改變什麼?

總有人會問,2013年《看見台灣》上映迄今十年了,這段時間我們的家園有沒有變得更美好?會這麼問是因為對這片土地有心、在意,想知道在齊柏林帶著你我的眼界飛上天際、看見家園真實樣貌後,人們是否更加疼惜?努力讓家園回到更美好的狀態?

《看見台灣》在美麗的畫面背後,也記錄了大地承受的傷痕。直擊這些破壞與污染的齊柏林,心中不免感到心痛與遺憾,然而,他的作品中卻沒有任何一個鏡頭透露出激動與批判,只是靜靜地透過影像語言,讓觀影者心中產生定見,沉默的力量更雋永、更深遠。

從2013到2023,齊柏林深愛的這片土地依舊美麗,卻也同樣令人憂心不捨;面對愈發嚴峻的環境挑戰,我們希望在《看見台灣》上映十週年之際,延續這份力量,繼續帶大家看見台灣土地的故事,讓守護環境的努力,永不停息。

美好未來就在那裡 請一起闊步向前

林憲銘

緯創資通、緯創人文基金會董事長

「《看見台灣》上映後,老實說,這十年普羅大眾的環保行動成長並不多。畢竟,把對一部影片的震撼內化成『文化』是需要長時間醞釀的。」緯創資通林憲銘董事長直率地說出感想,他想表達的是:如何把人們心中感動變成環境永續的文化,才是根本。「力量最大的當然是政府,還要搭配學校教育;但除此之外,企業更應扮演積極的角色。」

過去十年在環境保育上變化最大的,就屬全球企業積極落實ESG,各國政府在減碳、循環經濟等逐漸建立規範與標準,更為明確。近兩年來,緯創將多年來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展現出來,參與各種評比評鑑成績斐然,林憲銘說,緯創身為台灣主要的企業之一,除立下企業推動ESG的表彰,過往經驗更可彙整出與淨零排放、森林碳匯等建議供政府參考。

同時,林憲銘也在企業家友人的號召下,攜手創建「台灣產業創生平台」,整合台灣知名企業的經驗,協助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在推動ESG的路上遭遇挑戰與瓶頸時都可助一臂之力。此外,支持拍攝環境教育紀錄片更是緯創人文基金會持續在做的事,只因為林憲銘相信,唯有「看見」,環境才有機會改變。

人們不夠關心大地萬物,就無法正視環境問題。每個污染破壞所造成的衝擊不光是影響動植物的生存環境,最終的受害者是人類自己。但如今資訊爆炸、假消息充斥,普羅大眾看不到環境的真相,觀念自然會有偏頗。林憲銘認為,雖然紀錄片一直被歸類為冷門的小眾市場,但我們不能讓它完全沒有聲音,哪怕影片帶來的衝擊力只有一、兩分,相信日積月累,一、兩分會變十分,然後等到某個時間點就會發揮影響力,就像十年前的《看見台灣》。

「《看見台灣》和齊導演的一生,帶來的啟發震波依舊持續著,只是這個震波現在還有多大?我不曉得,但我們會努力讓震波持續擴散出去,讓感動持續蔓延。」

決定怎麼跟環境相處 就決定著你我的未來

葉欣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看見台灣》上映後引起非常大的社會反響,顯見台灣人對自己的環境很關心;但換個角度想,片中所呈現很多是common sense,平常有注意的話應該不會太驚訝,如果感覺很震驚,不免就代表過去不太關心。」2013年時任環保署副署長的葉欣誠教授一語道破,更分析台灣人對環境議題的反應,往往有「態度正向、知識一般、行動冷漠」等特質,而葉教授坦言,這應該也是亞洲社會普遍的現象。

然而《看見台灣》讓台灣社會產生了典範轉移,齊柏林導演用眼見為憑的角度去分析事理,喚起全民監督力量,當時政府也立即成立國土保育小組,研議改善方案;不過,十年後是不是都已妥善處理?這需要一一檢視,但值得肯定的是,十年來台灣在環境治理上是往前走的,像是環保署即將升格為環境部,便是希望對環境保育能更上軌道。

近期,淨零排放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葉教授指出,人們真正面對的挑戰叫作「氣候變遷」。畢竟,淨零排放是否就能扭轉氣候變異仍是問號,但人類面對的氣候考驗日益嚴峻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具有「調適力」才是自救的重點。「如何保有氣候韌性,不僅能平安存活,還有餘裕發展經濟,這比只談淨零排放更為重要。」

葉教授認為,《看見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帶著觀眾目睹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因為看見影像帶來的威脅和希望,因而產生了力量。一部紀錄片上映十年還能有其影響力,非常難能可貴;更期許基金會延續齊柏林的精神,繼續透過影像的力量,引領全民不只是單從環境面,而是更系統性地思考永續的議題。

「在《看見台灣》10年之後,我們不妨把時間再往後拉長一些,2050年,你想要看見什麼樣的台灣?如果我們希望2050年的生活環境和條件至少能跟現在一樣,那麼,你我該做什麼去維持?該從經濟、社會、環境面向作出哪些改變?我想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事。」

讓影像說話 讓大自然好好地被對待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環境議題是抽象、較難表達的,除非有污染發生,才會變得具體。而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幫助我們去了解家園,從一個未曾看過的角度去審視,讓島上居民恢復成一個『正常人』。」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李偉文說,台灣四面環海、更是多山之島,靠山又靠海的我們明明離大自然這麼近,但因為歷史發展的脈絡,台灣人的生活卻總是遠離海、遠離山;我們不懂跟山海相處,也就不懂得保護她,一味的開發破壞,直到大自然反撲才知道做錯了什麼。

「《看見台灣》用鳥的視角,或者說是上帝的視角去看大地,乍看感覺美好,再細看就發現光禿的山頭、排放的污水、破碎的海岸,強烈的反差引人深思,透過鏡頭的每個『看見』,都會幻化成力量。」

人們往往太容易適應環境現狀,忘了這片土地曾經的樣子;而透過影像,能夠留下歷史、揭露真相。李偉文說,許多團體長年在環保領域倡議、推廣,努力了好幾十年,力量可能還不及一部電影、一個鏡頭讓大家清楚明白;尤其是對比性的畫面,更是勝過千言萬語。

「影像是最大眾化的媒介,早在一百多年前愛迪生發明電影時就曾說過,誰能掌握影像,誰就掌握了世界。」用文字傳揚理念,需要經過理解、轉譯,才能產生情感的連結;但影像卻能直接碰觸到情感中樞,觀影者見到畫面感受喜悅、恐懼、感動……,都是最立即的反應。

「在這時代還是要透過影像來傳揚理念,但影像拍攝的成本高,也需要有專業人士,對許多環保團體而言,都是沉重的負擔。」李偉文認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能運用齊柏林導演留下的珍貴影像檔案,補足非營利組織團體在影像上的缺乏,透過授權,不必耗費資源再去拍類似的作品;而齊導演的作品中蘊藏震懾人心的魅力,搭配環保議題,相信能提升全台灣的環境教育的深度、廣度。

上一篇
所有的追尋與等待,都為了帶你繼續看見台灣—專訪《看見台灣3》麥覺明導演
下一篇
【覓城講座】陳敏佳-在城市露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