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3.01.10 | 看見故事
我們一步一腳印的努力-2022年度計畫回顧

2022年,是全球進入疫情壟罩的第三年。在病毒為人類社會強制按下暫停鍵的這段期間,我們前進的腳步卻不曾有片刻停歇:面對疫情帶來的衝擊與不確定性,努力調適、扎穩根基,更持續匯集來自社會各界捐款及志工參與的正面能量,在這一年裡逐漸走過疫情陰霾,在各項計畫的推展上,繼續前行的步伐。
 

數位典藏計畫—
在保存活化珍貴影像紀錄的馬拉松賽道上,穩步前進



齊柏林空拍台灣25年,留下10萬張底片、50萬張數位照片和近千小時影片;這獨一無二的影像紀錄無疑是最珍貴的資產,但龐大資料的數位典藏,卻也是基金會最沉重的負擔。如果說前三年的摸索試錯是艱難的「從0到1」,那麼2022年起,便是在這場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賽跑中,持續咬牙挺進。

2022年,我們除了穩健推進底片數位化及數位照片屬性資料建置的腳步,並正式啟動了影片資料典藏作業,更完成重要的里程碑——將齊柏林導演留下的「iTaiwan8空中影像資料庫」全面優化改版,並上架超過2萬筆影像資料,期待這座與全台灣人共享的地景資料庫日趨完善,共同見證環境變遷,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愛上台灣。
 

【數位典藏計畫2022年度成果】

底片掃描 2,548張、照片屬性資料建置 13,709筆、影片典藏 870筆
「iTaiwan8空中影像資料庫」上架照片 21,557張、影片 870段

>>了解更多「數位典藏」計畫

 

齊柏林空間—
從「映河」到「覓城」,讓土地的故事持續傳唱



齊柏林空間自2019年世界地球日正式啟用以來,持續循著「山、海、河、城市、人文」的策展軸線,有系統地引領大家從不同角度認識這片土地;2022年來到第三檔展覽《映河》,儘管上半年度仍壟罩在疫情的陰影下,但依舊吸引了近2萬人次入館參觀,更獲得德國紅點Red Dot、日本Good Design、台灣金點Golden Pin等國內外設計大獎的肯定。

而作為全台唯一的空拍影像環境教育基地,2022年我們持續透過「齊柏林空間‧環境教育基地營」計畫,每年邀請2,500位學童免費入館參觀學習;更於2022年初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透過更完善、更高品質的服務,要在環境教育推廣的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齊柏林空間2022年度成果】

映河展 (2021.10.09~2022.12.15)|參觀人數 19,903人次、導覽場次 623場、導覽人數 9,879人次
環境教育基地營|參與學校 80所、服務梯次 98梯、課程時數 179小時、學生人數 2,818人

>>了解更多「齊柏林空間·環境教育基地營」計畫

 

 

環境教育計畫—
給友善環境的綠種子一雙翅膀,飛進更多人心裡生根、茁壯



除了以「齊柏林空間」為基地發展環境教育,我們更帶著齊柏林的空拍影像走出展館,觸及全台更多學生與民眾。

「環境台灣」計畫結合空拍影像展覽、教材研發與多元互動內容,成為學校教師的環境教育夥伴,打開校園的無圍牆視野;2022年完成在雲林大東、立仁、桂林、福智、樟湖等五所國小整個學年度的完整執行後,未來可望以模組化的方式推展到更多縣市、更多小學。

「小小齊柏林‧看見台灣校園公播」計畫帶著《看見台灣》進入校園播映及座談分享,2022年92場次足跡遍及全台;而結合全台全家便利商店網絡舉辦的「飛閱台灣全家鄉」環境教育講座計畫,2022年則完成新竹、彰化、桃園、金門、新北場,邀請了吳雲天、魏清水、齊廷洹、楊明哲、張弘榤等由不同面向關懷土地的行動者主講,深入社區、串起在地觀點,讓永續環境的綠種子散布台灣各角落。

此外,2022年啟動的「齊柏林種子學苑」計畫,希望建構更完整的環境教育推展藍圖:除了拓展執行的廣度,也期待透過更長時間的陪伴,更深刻、細膩地鋪陳環境教育學習歷程。2022年暑假首度嘗試的「環境影像創作營」,以兩梯次各五天的時間,讓孩子沉浸在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引導孩子打開心與眼,透過影像創作為土地發聲。
 

【環境教育計畫2022年度成果】

環境台灣|參與學校 5所、數位教材 15套、展覽及教學活動 358場、參與學生 8,587人次
校園公播|參與學校 92所、課程時數 174小時、學生人數 16,385人
全家鄉講座|舉辦場次 5場、參與人數 184人
環境影像創作營|課程時數 80小時、學生人數 37人、成果發表觸及人數 237人

>>了解更多「環境教育」計畫

 

尋找下一個齊柏林計畫—
「齊柏林環境紀錄獎」培育更多關愛台灣土地的眼睛



環境的劇變持續發生,透過影像讓更多人理解、關注環境的工作愈發迫切,因此,「為台灣尋找下一個齊柏林」,一直是基金會的重要使命之一。2022年我們首度與「新北市紀錄片獎」合作增設「齊柏林環境紀錄獎」,藉由徵選具發展潛力的提案,提供拍攝基金、監製輔導及行銷推廣協助,培育更多環境紀錄片創作者。

首年徵件即吸引35件投稿,議題涵蓋海洋生態、垃圾廢棄物、農漁業資源、山林保育等;經過兩階段評選,第一屆齊柏林環境紀錄獎由張弘榤的《鯨之聲》脫穎而出。張弘榤導演透過鏡頭帶觀眾看見鯨豚面臨的生存困境,反思人類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最終作品更一舉奪下2022年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一名。能夠成為孕育優質環境紀錄片的推手,讓影像為環境發聲,就是我們最深切的期望。

>>了解更多「齊柏林環境紀錄獎」計畫
 

繼續看見台灣計畫—
《看見台灣Ⅲ》接棒最艱難的傳承


2013年的《看見台灣》,是齊柏林導演送給全台灣人的禮物,更是一枚振聾發聵的震撼彈,喚醒了整個世代對環境的關注,和無數修復土地的行動。續拍《看見台灣》系列紀錄片,讓影像的力量在日趨嚴峻的環境威脅下發揮影響力,是基金會最艱難的挑戰,卻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使命。

歷經長達三年的請益,我們將《看見台灣Ⅱ》永遠留給並致敬齊柏林導演,在2021年啟動《看見台灣Ⅲ》計畫,號召台灣優秀的環境紀錄片導演,從不同的視角為我們帶來更深入的看見。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拍攝,《看見台灣Ⅲ》目標將於2023年11月初,即《看見台灣》上映十週年之際和大家見面。


回望2022年,基金會在環境紀錄與環境教育的路上,除了既有計畫的穩定推進,也有新的嘗試與突破;而這一切的改變得以成真,都來自您的支持和參與。面對2023年全新的挑戰,由衷期盼您能繼續支持,和我們一起,用影像,創造改變環境的力量!
 

>>立即捐款支持,一起讓改變成真!

上一篇
2022年,我們攜手企業夥伴實踐的SDGs永續發展目標
下一篇
齊柏林空間2023年度特展《覓城》,尋找另一種觀看「家」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