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導覽】
透過專人深度導覽,帶您了解齊柏林導演空中視野與對環境的關懷,重新認識台灣的山、河、海與城市,聆聽守護家園未完待續的故事。今年特展主題為《韌島》,除了有巨型鳥瞰台灣的攝影作品,更加入變動、無常、擾動等元素,並加入互動科技,讓觀眾如臨其境,深刻體認這座島嶼的「韌性」與「共融」。
🌳【淡水走讀】
空拍,是尋找另一種觀看家的角度;旅行也是。基金會與深耕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旅學堂」合作,精心規劃淡水老街周邊的人文歷史行旅,由在地帶路人引領導讀,帶大家漫步淡水,重返舊時光與歷史記憶。本次安排每梯次有兩個路線,分別如下:
A. 淡水藝術之旅
從齊空間出發,沿途造訪淡水藝術工坊、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木下靜涯舊居與百年紅樓,透過綠建築、戶外展示和和洋折衷建築,讓旅人感受淡水的藝術之美與文化內涵。這條路線融合自然景觀與歷史建築,讓人在移步換景間體驗時光流轉與在地藝術風華。
路線:齊空間(淡水藝術工坊)〉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淡水禮拜堂〉木下靜涯舊居〉淡水百年紅樓〉重建街〉齊空間
B. 淡水港風巡禮
1862年滬尾洋關正式設立,臺灣進入開港通商的時代,也讓淡水由小漁港搖身一變而為國際型商港,原本的郊商行也被洋行所取代。本路線帶領民眾探訪開港的重要景點,認識淡水開港前後的變化,曾經老街上洋行林立,外國人絡繹不絕的往返,西方文化因而於此處紮根,造就出充滿異國風情的文化底蘊。
路線: 齊空間(淡水藝術工坊)〉得忌利士洋行〉馬偕上岸處〉第一漁港〉海關碼頭〉齊空間
🌳【藍晒體驗】
齊柏林導演這一生熱愛空中攝影,影像裡頭的美來自光影與構圖,也來自這片土地的天生麗質。藍曬是早期的顯影技術,透過藍曬DIY,復刻傳統底片成像的過程,除了體驗當年齊導在暗房看見台灣的驚喜與感動,也帶大家留心觀察空拍照片中的線條與景物,深刻體會台灣之美。
🌳【紀錄片論壇】
一場看見、聽見、感受、交流的環境紀錄片之旅,訴說人與大自然與環境的故事。
《鯨之聲》,張弘榤導演帶您深入海洋,感受鯨豚的聲音,聆聽大自然的呼喚;《除蛙記》,廖敬堯導演拍攝蛙類的危機。《七股光電啟示錄》,黃淑梅導演記錄七股光電產業,揭開綠能發展與生態間的抉擇,引人反思;《環境影像的可能性!》,國際知名的柯金源導演帶領我們探討如何讓影像的記錄,成為環境改變的契機。論壇中將播映四位導演的紀錄片,並與我們分享創作的故事與思維,讓您近距離與紀錄片導演交流,體驗這場感動與省思的旅程!
🌳【星空電影院】
您還記得當年《看見台灣》帶來的感動與震撼嗎?
2009年88風災,台灣山林受到極為嚴重的創傷,齊柏林乘著直升機飛入災區拍照,看見滿目瘡痍的景象,齊導演深深感受到,只有平面的影像不足以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台灣正在面臨的危機,於是齊柏林辭去公職、拿房子抵押、借貸,花了將近3年的時間拍攝,以空拍壯闊鳥瞰的視角,將台灣以一種從未見過的角度與姿態,呈現在大銀幕上。
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再一次與台灣談一場戀愛,一起用心守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