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2024.05.01 | 看見故事
走過意義非凡的一年-2023年度回顧

2023年,對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而言,是別具意義的一年。2018年成立的我們,今年滿五歲了!在1,800多個日子的不懈努力下,各項環境紀錄與環境教育計畫逐漸開展,連走帶跑地,繼續前行的步伐。

2023年也是《看見台灣》上映十週年。十年前,齊柏林導演感動全台近百萬人,喚起民間與政府無數修復環境的行動;十年後,我們舉辦系列活動,希望延續這份改變的力量、重新喚起全民對環境的關注。

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今年我們一面穩健推動各項常規性的計畫,一面克服萬難、完成《看見台灣》十週年系列活動,全賴各界天使、志工和企業夥伴的共同投入,才讓這一切看似不可能的行動得以成真,並且延續。

現在,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回顧並見證您的參與在這一年所成就的改變,更由衷期盼您能繼續支持,和我們一起,用影像,創造改變環境的力量!



 

數位典藏計畫—
永續保存深具歷史意義的地景影像

齊柏林導演空拍台灣25年,留下10萬張底片、50萬張數位照片、近千小時空拍影片;我們搶在底片褪色、檔案損毀前,展開這些珍貴影像的永續保存與活化。

2023年,我們啟用第2台高階掃描設備,並完成專業人力培訓,加速底片數位化的腳步;而數位照片的屬性資料建置,在同仁與志工們的協作努力下,第一階段近3萬張精挑照片的屬性資料建置已幾近完成。此外,經過影片資料典藏標準作業流程的重新優化,影片典藏的進度也較年度目標大幅超前。這些數位典藏的成果未來都將在「iTaiwan8空中影像資料庫」上架,期待這座與全台灣人共享的地景資料庫日趨完善,共同見證環境變遷,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愛上台灣。


【年度成果】
底片掃描5,001張、照片屬性資料建置11,920筆、影片典藏4,656筆
iTaiwan8空中影像資料庫上架照片25,010張、影片2,208段

 

齊柏林空間—
持續從高空看見台灣價值的環境教育基地

2019年落腳淡水的「齊柏林空間」,是唯一從高空看見台灣的影像平台,更是獲環保署認證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每年透過不同的主題特展,系統性地引領觀眾認識並愛上這片土地。

2023年來到以城市為主題的第四檔展覽《覓城》,不只吸引近1.8萬人次參觀,更獲得《Shopping Design》台灣設計BEST100的肯定;而年底推出的第五號作品《韌島》,則回應當代全球對「韌性」、「共融」的追求,更全面的關照與探索這座島嶼上,人與環境互動的更多可能。

此外,作為全台唯一的空拍影像環境教育基地,2023年我們持續透過「齊柏林空間‧環境教育基地營」計畫,邀請學童免費入館參觀學習,更因應各級學校的熱烈參與,將年度名額由2,500位增加至4,000位,讓更多孩子透過互動體驗,度過深刻的學習時光。


【年度成果】
覓城展(2022.12.28~2023.11.27)|參觀人數17,780人次、導覽場次569場、導覽人數10,186人次、4場系列講座共計290人參與
韌島展於2023年12月22日開展
環境教育基地營|參與學校88所、服務梯次140梯、課程時數241.5小時、師生人數4,063人

 

環境教育計畫—
讓友善環境的綠種子散布台灣各個角落

以齊柏林空間為基地,並帶著結合空拍影像的教材教案,走進全台校園與社區,為更多大小朋友們注入齊柏林導演的高度與視野,是我們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使命;而這份推動全民環境教育的努力,也在2023年獲得新北市環境教育獎「特優」的肯定。

以空拍影像為核心、發展多元教材與互動內容的「環境台灣」校園環境教育推廣計畫,繼2022年完成在雲林5所國小的示範計畫後,2023年在更多企業夥伴的支持下,已擴展至雲林、嘉義、苗栗共15所國小,發揮更多影響力。

「小小齊柏林‧看見台灣校園公播」計畫帶著《看見台灣》進入校園播映及座談分享,2023年92場次足跡遍及全台;而運用全台全家便利商店網絡舉辦的「飛閱台灣全家鄉」計畫,2023年除了完成高雄場的環境教育講座,更結合全家便利商店小小店長體驗舉辦5場「小小店長愛地球」,以獨創的繪本故事與趣味遊戲,將環境教育的綠色種子進一步向下扎根。

而2022年暑假首度舉辦就大獲好評的「環境影像創作營」,今年接續舉辦兩梯次;其中一梯次特別規劃為原住民與新住民學童專場,讓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孩子,也能在5天的沉浸體驗學習中打開心與眼,透過影像創作為土地發聲。


【年度成果】

環境台灣|參與學校15所、展覽及教學活動546場、參與學生3,316人
校園公播|參與學校93所、課程時數150小時、學生人數14,278人
全家鄉講座與小小店長愛地球|舉辦場次6場、參與人數114人
環境影像創作營|課程時數80小時、學生人數35人、成果發表觸及人數241人




 

尋找下一個齊柏林計畫—
「齊柏林環境紀錄獎」更多面向地記錄台灣

2022年起與「新北市紀錄片獎」合作創設的「齊柏林環境紀錄獎」,是我們培育環境紀錄片創作者、為台灣尋找更多齊柏林的第一步;藉由徵選具發展潛力的提案,提供拍攝基金、監製輔導及行銷推廣協助,讓更多值得關注的環境議題被看見。

第一屆得主張弘榤導演在齊柏林環境紀錄獎的助攻下,作品《鯨之聲》在2023年獲得金穗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臺灣生態環境影展等獎項肯定,更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後續並將發展為長片,持續為離岸風力發電下的海洋生態議題發聲。

而2023年第二屆,則是由廖敬堯導演從26件投稿中脫穎而出,作品《除蛙記》聚焦於斑腿樹蛙、海蟾蜍這些看似渺小,卻恐造成生態浩劫的外來入侵種,探討人與蛙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精彩的作品亦獲得2023年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的肯定。


繼續看見台灣計畫—
《看見台灣Ⅲ》接棒延續環境紀錄志業

用影像記錄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關鍵改變,引領人們在看見之後,進一步省思與行動,《看見台灣》是一個重要的開始,而非終點。續拍《看見台灣》系列紀錄片,是基金會最艱難的挑戰,卻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使命。為台灣的環境變遷持續留下歷史見證,我們會一直記錄下去!


 
上一篇
2024齊柏林種子學院—「環境影像創作營」報名開跑
下一篇
《看見台灣》十週年系列活動完整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