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在台灣,拍環境紀錄片能賺錢?誰要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這大概是觀眾對紀錄片工作者的既定印象,也是最殘酷的現實問題,對獨立紀錄片工作者來說,創意、熱情與執行力絕不是問題,「資金」才是能否順利完成作品的關鍵。
投身環境紀錄片製作猶如在黑暗中點燃一簇火苗,微弱光芒或許難以照亮前路,然而,周遭的支持與挹注資源,就如同那陣鼓動氣流的風,可以讓星星之火擁有燎原的力量、照亮最遙遠的夜空。
誠如2003年齊柏林導演贏得Johnnie Walker夢想資助計畫,成為堅持空拍記錄土地的助力,如今,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與新北市政府紀錄片獎攜手,增設「齊柏林環境紀錄片」獎項,幫助紀錄片導演實現夢想。2022年,獨立紀錄片編導張弘榤拍攝的紀錄片《鯨之聲》,用鏡頭引領觀影者用不曾想過的角度看環境議題。致力追求低碳能源是好事,但積極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的同時,長期且持續的噪音干擾卻讓鯨豚生病了,在廣袤的湛藍海洋底下,傳來的是鯨豚的嗚咽悲鳴。
《鯨之聲》從35件投稿提案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屆齊柏林環境紀錄片獎;獎金的挹注讓團隊得以完成及優化作品,一舉拿下2022新北市紀錄片獎首獎、第45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第7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長片類、第2屆臺灣生態環境影展最佳短片獎、最佳音效獎等獎項,更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獎,並在眾多國際影展嶄露頭角。有「齊柏林環境紀錄獎」的助攻,影片方有機會被世人看見,才能持續發光發亮,相信每次在影展的曝光,都是鯨豚生存的延續希望。
2023年第二屆齊柏林環境紀錄片獎則是由廖敬堯導演的《除蛙記》獲得殊榮。身為導演、攝影指導的廖敬堯,參與作品從紀錄片、短片、電視劇集、電影到VR,近年參與攝影指導的作品更在第79 屆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單元獲得最佳VR體驗獎的大獎。但在「環境紀錄片」領域,廖敬堯導演謙虛的說:「我只是個剛起步的新手」。
《除蛙記》探討外來種「斑腿樹蛙」對台灣原生蛙種生態的影響,自2006年首度通報發現,證實與原生種樹蛙競爭棲地、威脅生物多樣性。即使政府與生態學者從2012年起實施族群監測與控制,但斑腿樹蛙的族群擴大異常迅速,如同病毒入侵般,逐漸造成原生種蛙類的生態浩劫。廖敬堯回想拍攝前做田野調查時,看到學者提供的蛙調記錄,「清楚看到斑腿樹蛙在台灣各地擴散的範圍越來越多,如同人體肺部的X光片佈滿病灶,顯然我們的環境已經染上了慢性病……」,更加深他拍攝紀錄片的信念。
《除蛙記》的拍攝概念早在3年多前萌生,廖敬堯在尋找資金時免不了遇到挫折,畢竟想拍的議題相對較小眾,加上移除外來種涉及預防、根除、控制與共存等面向,還有人道移除帶出的道德議題,身為創作者的他總覺得很難清晰表達想拍的概念,但齊柏林環境紀錄獎提供了完善的平台,給了他「好好說故事」的機會,或許是因為齊柏林導演在拍出《看見台灣》之前也曾走過相同的路,更感同身受創作者的艱辛與需求。
有了齊柏林環境紀錄片獎的加持,廖敬堯從原本單純生態奇觀的紀錄片構想,轉變為更直接、更有觀點的方式說故事,作品以純粹的黑白影像呈現,減去色彩後更能聚焦在人蛙之間的行為,從渺小的外來種,看見生命間的衝突和矛盾,以及無法消失殆盡的輪迴,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外來種的議題。
創作之路走來辛苦,然而廖敬堯總會想起齊導對環境關懷的堅持和熱愛,即便一開始默默無名、即便一開始世界對你的理想不了解,然而,只要願意走下去,就有改變世界的機會。
齊柏林環境紀錄獎如同充滿養分的土壤,希望讓每顆有夢的種籽都能萌芽。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表示,過去兩年,每年接到數十份生態和環境紀錄片拍攝提案,顯見國內不乏充滿創作熱情的人願意參與。
然而,要將議題化為打動人心的影像,談何容易。過去兩年,基金會在新北市紀錄片獎的支持,與全家便利商店零錢捐的經費挹注下,每年支持一位環境紀錄片創作者;萬冠麗希望,未來基金會能尋找更多長期支持的企業與合作夥伴,擴大齊柏林環境紀錄獎的影響力,支援更多創作者為環境發聲,讓鏡頭後一雙雙炙熱的眼睛,有更多資源與機會,為人們看見每個需要被關心的議題。